欢迎来到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关于小儿脱臼,家长应该了解这些!
  • 发布时间:2025-04-16
  • 点击数:76

父母经常抓着孩子双手玩转圈的游戏,孩子突然哭闹,胳膊不能抬起,这是怎么回事呢?这种情况有可能是胳膊脱臼,又称桡骨小头半脱位。平时应该如何避免脱臼呢?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1. 什么是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肘部损伤。通常发生在手腕或前臂受到突然外力牵拉时,导致桡骨头从环状韧带脱出,并嵌顿在肱桡关节间隙。桡骨头无法自行回到正常位置,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 
2.哪个年龄段易发生脱位?
常见症状有哪些?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桡骨小头半脱位是低龄儿童常见的肘部损伤,常见于2到5岁儿童,其中2到 岁小儿最为多见,男孩常多于女孩,两侧上肢均可发病。 
常见症状:患儿出现哭闹,肘部疼痛,肘部保持半屈曲的状态,拒绝举起或活动患肢,不敢屈肘。 
在明确外力牵拉或暴力打击后,患儿哭闹,诉上肢疼痛且不能活动上肢时,应及时就医。 
3.小儿脱臼主要危害 
如不及时纠正,会影响肘关节的使用,并且会持续性疼痛。 在复位后如果不注意,可能出现再次脱位。 
4.如何治疗? 
(1)主要为手法复位,一般在复位后无需牵引固定,并且大部分患儿在复位后症状很快消失。 
(2)当再次脱位或多次脱位复位后,应用三角巾将手臂屈曲90度悬吊于胸前。 
(3)就诊耽误时间长或症状持续不减轻时,需石膏外固定1到2周。 
5.如何预防小儿脱臼? 
1.穿脱衣时,避免剧烈牵拉手部。 
2.拎着手腕进行玩耍时,需同时提拉两侧手臂,减少单侧手臂提拉,需避免如提物一样提起小儿手臂。 
3.尽量避免环吊、拔河等手臂受力较大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