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3-09-27
- 点击数:5822 次
9月18日上午,聊城市二院消化内镜室像往常一样在紧张而有序的忙碌着,临近下班,忽然闯入一个病人家属,喊着“大夫,救命!”。闻讯,消化内一科翟薇医生放下手头工作,急忙走过来,只见来人拿着一张胸部CT片,一枚剃须刀片赫然矗立于食管中央,锋利的刀刃正对主动脉弓,距离主动脉仅有约3mm的距离,并且主动脉随着心脏的跳动而搏动,刀片随时有穿透食管、划破主动脉的风险,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患者被家属用轮椅推到了现场。原来患者是名7旬老人,家人过生日时用剃须刀划开蛋糕包装,剃须刀不小心掉入了蛋糕里,被老人误吞,而3天后老人才感觉到吞咽疼痛,到医院检查,发现竟然是一枚剃须刀片。
事不容缓,翟薇医生立即向病人家属说明病情,讲明食管异物取出的必要性及各种风险,尤其是这种双刃锋利的刀片,取出时极易造成二次损伤,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字。同时,岳宗柱主任组织麻醉医师盛晨、内镜室金艳护士长及护理团队已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工作,大家都严阵以待。
食管异物为锋利的刀片,且如此接近主动脉,手术过程对大夫的心理承受力及持镜稳定性都有极高的要求。翟薇医生稳稳持镜,小心翼翼的夹取异物,不断调整刀片方向,沿食管顺利取出刀片。整个过程缓慢而精细,当刀片自患者口中取出的那一刻,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现场响起一片掌声。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患者的食管情况如何?翟薇再次将消化内镜伸入患者食管,观察及评估刀片对食管造成的损伤,发现刀片划伤最深的部位肌层已断裂,长度约2cm,有新鲜渗血。翟薇用钛夹闭合创面,并对创面进行冲洗,观察创面无活动性出血,她这才长舒一口气。患者苏醒后被送回病房住院观察。
相关链接:
食管异物(foreignbodies in esophagns)多见与老人及儿童。老人多因牙齿脱落或使用假牙,咀嚼功能差,口内感觉欠灵敏,食管口较松弛,易误吞异物;儿童多因口含玩物误吞引起。此外,食管狭窄或食管癌也是食管异物常见原因。
异物类型:
1.动物性最常见,如鱼刺、鸡骨、鸡肉、肉块等;
2.金属类,如金项链、硬币、针钉、假牙、瓶盖等;
3.化学制品及植物类,打火机、枣核、饭团等。
处理不当及不及时可造成;1.食管穿孔或损伤性食管炎。
4.颈部皮下气肿或纵膈气肿。
5.食管周围炎及颈间隙感染或纵隔炎。
6.大血管破溃。
7.气管食管瘘。
临床表现:
1.异物梗阻感:若异物在颈部食管时则症状更为明显,患者通常可指出异物在胸骨上窝或颈下部;若异物在胸段食管时,可有胸骨后异物阻塞感。
2.疼痛:疼痛常表示食管异物对食管壁的损伤程度,较重的疼痛是异物损伤食管肌层的信号,应加以重视。通常光滑的异物为钝痛,边缘锐利和尖端异物为剧烈锐痛。食管黏膜损伤常为持续性疼痛,且随吞咽运动阵发加重。有时疼痛最剧烈处可提示异物的停留部位但其定位的准确性很有限。
3.吞咽困难:吞咽困难与异物所造成的食管梗阻程度有关。个别病人吞咽困难较轻,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可带病数月或数年而延误治疗。
4.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和咳嗽、发绀等症状。多发生于婴幼儿,特别是在食管入口及食管上段的异物。
5.异物较大或尖锐时,可压迫喉或损伤黏膜引起炎症。食管若被穿破引起继发感染,则可导致食管周围炎症、脓肿、出血、纵膈炎、纵膈脓肿以及其他颈部软组织炎症等。
6.由于机械性梗阻导致摄入量不足可继发脱水、营养不良、酸中毒等症状。
如何应对?
1、疑似食管异物卡顿后要立刻禁饮、禁食,前往医院就医,切忌用馒头、食醋往下咽,会加重划伤!更不要用手抠、使劲呕,可能会导致出血。
2、应尽快前往消化内科、急诊、耳鼻喉科就诊,尽量清楚的告知医生异物类型、误咽时间、以及自觉刺痛感最明显的部位。完善喉镜或颈/胸部CT检查,明确异物。
3、以往食管异物的取出主要靠外科手术,但随着消化内镜的发展,因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胃镜下取异物已成为治疗食管异物的首选方法。
4.食管异物嵌顿时间过长会导致较多并发症,同时取出成功率也会下降,故应争取时间尽早治疗。尤其有毒或锐利异物,更应尽早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