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25-05-15
- 点击数:9 次
近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华美院区心内、综合介入科邹玉刚主任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了一台三维介导下的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手术。该手术的成功开展,展示了医院在心律失常治疗方面的强大实力,也标志着医院在该领域实现技术的全覆盖(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脉冲消融),成为省内开展此项技术的先行者。
患者张女士(化名)发作性心悸、乏力一年,严重时还伴有胸闷等症状,其生活受到严重困扰,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由于近期发作尤为频繁,张女士慕名来到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华美院区心内科就诊。医生接诊后,初步诊断为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重度肺气肿、肺功能重度下降,不能耐受长时间卧床手术,配合度差。根据患者病情,邹玉刚主任团队进行了充分评估,最终决定采用脉冲电场消融(PFA)这一创新技术进行治疗。
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术,患者全程保持清醒,没有感到明显的疼痛不适。经术中三维电生理检查明确为肺静脉起源性房颤,通过精准构建左房三维模型,以1800V高压脉冲对双侧肺静脉进行高效隔离,累计放电109次,仅用46分钟即实现双向电隔离,术后5分钟验证肺静脉电位无恢复,透视无并发症,手术成功,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老年人、高血压、心力衰竭、瓣膜病、甲亢等患者均容易发生房颤,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死亡、心力衰竭、脑卒中及痴呆风险。“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案。该技术通过精确的脉冲电场作用于心房组织,从而消除房颤病灶,恢复心房的正常节律。这一技术的成功开展,无疑为广大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邹玉刚主任表示。
“这次开展的脉冲电场消融是通过产生高压脉冲电场,在短时间内释放极高的能量,使细胞膜甚至细胞器产生不可逆的微孔,进而造成病变细胞的凋亡,有效阻断异常激动的传导路径,从而恢复正常心律。”邹玉刚主任介绍。
脉冲电场可选择性地损伤心肌,而不损伤周围血管、神经及心脏周围组织,如肺、食管、膈神经等,从而避免了因周围其他组织损伤而导致的并发症。可以说,该术式为房颤消融治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的变革。
其中,房颤作为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发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往往被忽视,但带来的严重后果却不容小觑,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早诊断、早治疗,可提高房颤的治疗效果。邹玉刚主任团队通过细致的病情分析和精心的治疗计划,为患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全力保障每一位患者都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华美院区心血管内科迅猛发展,突破多项心脏介入新技术。通过亚专业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专科区域影响力、辐射带动力,为科室发展搭上了快车道。“群众的就医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秉承这一理念,我们将继续发挥区域带头的示范作用,坚持党建引领融合业务发展,加强心血管专病建设工作,在房颤诊断、药物治疗、抗凝药物应用、手术治疗和长期管理等房颤规范化治疗方面提供可借鉴经验,进一步提升区域房颤的整体规范诊治水平,以先进的管理模式、优质的医疗质量,更好地服务群众健康。”邹玉刚主任说。
供稿:刘玉玺